close




 

 

2007年的南方影展在11月25日星期日結束
原本的計畫跟實際的參與情形有些出入
後來我看的最後一部片是在星期五放映的 天台
本來想去看的動畫片後來都沒再過去看

跟之前不一樣
這次影展的競賽片與觀摩片分別有不同的放映地點
對於這點的安排我感到滿意
成大離我住的地方比較近 車子比較好停 座位比較舒服 而且還有飲水機可以裝水
加上今年的參賽影片有一些已經在公共電視以及之前的金穗獎活動放映過了
所以今年的觀影行程對我來說十分輕鬆自在

距離上次去看南方影展已經是兩年以前的事了
記得上次為了想把所有的片都看過一遍
所以一直疲勞轟炸
後來的結果是一整天看下來
有看過什麼片都有點搞不清楚了

今年動畫 劇情 記錄各八部的安排對我來說算是比較恰當的
比較不會像之前那樣  太多了 不太好消化
在今年我比較想看的是動畫與劇情片
特別是劇情片
紀錄片方面則是覺得在前幾年的紀錄片風潮中看了太多了
覺得好多片子都好沉重
所以並不會特別想看
這次有看到的紀錄片都是順便看到的
並沒有特別因為哪部紀錄片而去看

我發現到今年以學生跟年輕人為主題的影片比例占得很大
像是許富翔導演的天台 蔡辰書導演的少年不戴花
盧彥中導演的今天我明天誰 張亨如導演的斑馬線上的男人
安哲毅導演的指印 林皓申導演的靜土 李宜珊導演的 下一秒 無限
以及 賴文軒導演的Hiya

這次有幾部印象深刻的片都是長度不會太長的
或是三十分鐘以內的短片

劇情片方面
許富翔導演的天台 蔡辰書導演的少年不戴花
這兩部片發生的地點都是在中學校園
那種清純的愛情以及友情的感覺我很喜歡
天台描寫的是男生女生之間的友情與愛情
故事就像會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的生活中那樣的平常
並沒有太特別的地方
但是整部片散發出這樣淡淡的 混雜著愛情與友情的感覺很舒服

而少年不戴花則是同性間的(純屬個人看法)
在少年不戴花裡面那不時出現的隱喻手法我很欣賞
比起異性之間的那種超乎友情的欣賞
在同性之間確實是感覺處處受到壓抑的
在電影中表現得非常不錯

賴文軒導演的Hiya
安哲毅導演的指印
以及張亨如導演的斑馬線上的男人

這三部片剛好串連起來就是一個台灣男性在人生中的特別階段
Hiya講的是在等當兵的那段日子
指印的主人翁正在當兵
而斑馬線上的男人則是講退伍後 開始工作的情形

等當兵跟當兵中這段時期是一個頗為尷尬的時期
感覺有點灰濛濛的
雖然回過頭來看會覺得其實也沒什麼
但是身在其中時會有一種很想脫離但又脫離不了的窘境

Hiya的故事很白爛 但白爛到很有趣
雖然白爛到真的像是電影
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很荒唐
不過我認為年輕人不荒唐一下怎麼叫做年輕人呢

片尾曲是表兒樂團的朋友振作
很棒的一首歌
每次聽都會很感動的一首龐克歌曲
樂團主唱薯條也有親自參予演出

指印是之前在電視上看到的
故事寫得很特別
整部片的氣氛也掌握得很好
十分專業
在這邊我不多做介紹
如果有興趣的人請到網路上找資料

斑馬線上的男人是講一個生活鬱卒的年輕人的故事
過年要到了 沒有什麼錢過生活
每天做著發傳單跟派報的工作
但為了怕媽媽擔心
每天還是要穿著西裝畢挺的出門
讓媽媽以為自己做的是辦公室的工作
很憂鬱的片子
但也很真實
有點像紀錄片那樣會觸動到人心的角落

 


在紀錄片方面
這次看紀錄片的感覺比較特別
因為之前看了好幾部有關於921地震的紀錄片
看到心情有點沉重甚至反感
所以並不會特別想看紀錄片
但看了之後會覺得
其實還是有些有趣的紀錄片啊

比較喜歡的有下面這幾部...

盧彥中導演的今天我明天誰
是一部講述三個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
在不同環境下的生活
這三個人分別是醫學院學生 工管系學生 以及夜店公關

在其中還穿插了其他同年齡的年輕人的訪問
主要是探討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主要是大學生) 都在做些什麼
三個被拍攝對象的生活可以算是三個極端
醫學院學生努力念書 假日還去當街頭藝人
工管系學生覺得上學沒意義 晚上就是打線上遊戲跟打麻將 準備退伍後往汽車維修業發展
夜店公關在大一下學期休學 出國遊學回來之後開始投入工作

我個人覺得整個觀察的角度還太狹窄
但是如果從這邊出發 或許會做出不錯的東西

這部片在放映的時候 觀眾的反應蠻大的
一方面是整部片所呈現的方式還算活潑
一方面可能是影片的內容與現場觀眾大部分都是學生有關
如果現在是大學生的觀眾朋友 我很鼓勵大家來看看這部片
或許會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大家也可以由這部片當作出發點去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林皓申導演的靜土 還有馬躍 比吼的的馬拉卡照酒
兩部片都是在花蓮拍攝
但是所說的故事很不同
因為很少看到有關花蓮的片子
加上又跟原住民文化有關
所以覺得十分新鮮

靜土主要是記錄偏遠學校的一位老師以及班上小朋友的相處情形
很熱血的老師 很快樂的小朋友 是一部看了會讓人心情好的片子

馬拉卡照酒是介紹阿美族的傳統文化
阿美族青年有所謂的階級制度
他們一共分為八個階級 每四年升級一次
這部影片主要描述在這段時間 每次的升級 大家的心路歷程 準備情況等等
在這個疾速現代化的社會中
許多傳統已經在時間的洪流中消失殆盡
要如何將傳統文化保留下來
就顯得更加重要
看到他們對於傳統文化保存的努力
那種精神非常令人欽佩與感動

黃淑梅導演的寶島曼波
是一部跟921地震有關的紀錄片
內容描述南投縣中寮鄉清水村的村民們
由於地震發生走山 被迫遷村
從找尋土地 一直到房屋落成 中間的努力過程
在這裡面可以看到台灣人民的生命力
對抗迂腐政府的辦事方式與態度
是一部很振奮人心的影片

看了這部片之後會覺得有種無力感
但同時也看到了人民為了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會覺得我們還是很有希望的
如果別人不能幫助我們
那我們也只有自己幫自己了
最重要的是別放棄
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動畫方面
本來最想看的是黃嘉昱導演的 小孩
呈現的方式很特別
但後來好像睡過頭就沒去看

其中看過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陳莞茹導演的幸運兒
她用類似剪紙人的方式呈現
整部片的對白都是讓人聽不懂的可愛語言
像小孩子的呢喃一般
反正動畫做得很淺顯易懂
所以對白聽不聽得懂不是很重要
這樣聽不懂的對白反而還幫動畫的可愛程度加分

內容也很像小孩子天馬行空的幻想
裡面的爸爸像個超人一樣萬能
要會蓋房子 要會煮飯 要會打獵 要會抓魚
很可愛的一部片
但在背後的意義卻十分的重大

這部片是導演要獻給父親的
導演的母親在六歲的時候過世
從此就由父親負起扶養小孩長大的責任
這幾年導演的父親遇到了新的伴侶可以陪伴他
導演於是做了這部片來表達對於父親的感恩以及祝福

這部片的時間不長
內容也十分的生動逗趣
看起來一點都不催淚
但對我來說
看完之後所引起的感動十分驚人
我必須說自己非常愛這部片


邱子恬導演的域忘之都
探討的是人類對於資源的過度浪費
藉由一個被丟棄的雨傘 在廢棄物國度漫遊的過程
來提醒大家應該要愛護資源 不要浪費
整部片子感覺有點抽象
但是劇情很清楚
那種虛幻的氣氛營造得很棒
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要浪費的這個出發點很讚
非常值得鼓勵

呼!
一口氣寫了這麼一大堆真的有點累
就先寫到這邊吧!

還有一篇關於吳中天先生對於角色融入的文章
希望可以在近期內整理出來PO上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z427 的頭像
    paz427

    請記得呼吸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