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的想法
他們的命運是什麼
就像過期腐爛的食物一樣被扔掉然後遺忘嗎
想法在A機場跑道上滑行
到了跑道頭 開始加速
震耳欲聾的引擎聲輕快地帶著這個想法起飛
它飛呀飛的
B機場卻暫時關閉了
只好在空中盤旋 等待
終於B機場重新開放了
但這個想法已經變質了
甚至逸散在空氣之中
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終於想法在B機場像幽靈一樣的降落
只能在行程表上看到起飛時間跟降落時間
但一個失去靈魂的軀體
就只剩空殼了
伴隨的是腐朽
跟消失殆盡
咻
不見了
比煙霧還要透明的消失
過期的想法
他們的命運是什麼
就像過期腐爛的食物一樣被扔掉然後遺忘嗎
想法在A機場跑道上滑行
到了跑道頭 開始加速
震耳欲聾的引擎聲輕快地帶著這個想法起飛
它飛呀飛的
B機場卻暫時關閉了
只好在空中盤旋 等待
終於B機場重新開放了
但這個想法已經變質了
甚至逸散在空氣之中
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終於想法在B機場像幽靈一樣的降落
只能在行程表上看到起飛時間跟降落時間
但一個失去靈魂的軀體
就只剩空殼了
伴隨的是腐朽
跟消失殆盡
咻
不見了
比煙霧還要透明的消失
2:20 pm
我偷到了半天的假。
早上送機,
有幸體驗公主般的享受。
當送完外賓踏出航廈,
司機大哥早已拉開黑頭車的後坐車門,
我直說不用,
坐前坐就好了。
未料,
司機大哥在後坐備好點心,
噢!
奢侈的四十分鐘。
沒有冷冽的天氣,
木柵濕凌凌的,
伴著,
不時猛烈劈向大地的雷聲。
下雨了。
我餓了,
徹徹底底。
一年的sketch畫得沒有人家一個月多
一個月念的原文書比人家一個禮拜少
人家做模型做到昏天暗地
我是發呆看著眼前的空氣
拿什麼跟人家比
想想吧 拿什麼跟人家比
設計不是靠張嘴而已
不是靠感覺而已
在談感覺之前
腦袋裡的東西裝得夠了嗎
素描本畫得夠厚了嗎
模型做得夠多了嗎
沒那麼容易的 夢想
我根本連邊都還沒沾上
在努力得夠多之後再來談吧
夢想
My life is still way too easy...
I should stop being so weak.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things gotta be done.
Sometimes we have to force ourself to do something.
Or we're just wasting our time.
It's all about attitude.
I'm still way behind the schedule.
Please always keep that in your mind, and never stop improve yourself, Peter.
今天氣溫最低九度 最高二十二度
在這樣低的氣溫裡
似乎凍結了些什麼
像冬天的感覺了
刺眼的陽光無法傳遞熱氣
冰冷的腳底就像既視現象般的出現
這麼似曾相識的畫面
播放著
房間出奇的安靜
事實上我正在另一個世界裡
這樣的狀態出現不久 也持續不久
再安靜一點吧
在另一個世界再待久一點吧
一直到所有東西都變透明
一直到只聽得到自己的心跳
還有呼吸的聲音
再安靜一點吧
走著 走著
朝著自己的路線
走著...
屁說:『我覺得我是自戀但是又不夠愛自己的人。』
皮說:『我很滿意屁說屁,非常有趣。』
在哪裡說什麼或抑或做了什麼事,一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現在的我們是狂妄又自大的青年。
噎!
我在這裡有一個房間了,
請各位觀眾敬請期待,
我是誰,
一點都不重要,
我只是一個狂妄的青年囉‧‧‧
閉上眼
調整呼吸
親自己一下
微笑
脫下沉重的衣裳
沉進那黑暗中
凝結且冰冷的空氣
包圍
腦電波停止
只剩下心跳聲
純淨的黑
很美
想跳離的是這個摩天輪
太混亂
鐵鏽滿佈的外殼
斷斷續續的老舊音樂
失格
只需要善待自己 就夠了
就夠了
禮拜五去跳舞
丟了一頂帽子
不過整個晚上喝了好幾杯酒加上門票
我才花了二點五澳幣
是怎麼一回事呢
跳舞時認識了幾個澳洲人
我跟朋友被邀請到他們的包廂
包廂裡有兩個智障一直跟我嗆聲
因為我是亞洲人
不過他們的朋友一直替他們跟我說對不起
說他們喝醉了
其中一個智障後來把我的帽子拿走
說等等會還我 就跑掉了
結果帽子就沒有再回來過了
後來這個智障給我五十塊說是補償
我還很好心的找他十塊錢
後來過不久我們就走了
後來回家算算口袋裡的錢
出門時帶了五十塊
回家時 竟然還有四十七點五塊
就算是我帽子損失跟心情不好的補償吧
澳洲很多人真的很不會喝酒又沒酒品
喝一點點就東倒西歪又愛鬧事
這點真的很受不了
不過偶爾也是會遇到有趣的醉漢或醉婦就是了
自私的
下著自己的傾盆大雨
太陽蒸發的水氣
和著橘色的光線射進了視網膜裡
那一個午後
響起的是二行程引擎的尖銳聲響
跟燃燒不完全的煙味
以及悶熱的汗珠
跟些許的微風
芒草們舞動著
厭煩的對藍灰色的天空訴說著不悅
你為什麼總是這副德行呢
失語症
失語症
微笑著
孱弱的
失語症
搬到新家也兩個星期了
這兩個星期漸漸適應了新的生活步調
住離學校近一點實在是方便許多
剛好這兩個禮拜都要忙作業
特別是模型製作 要到學校工廠
這時候住得近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這兩個星期也剛好遇到了我的生日
室友們幫我慶祝 非常感謝他們
不過很好笑的是有人要偷買蛋糕被我發現
所以後來蛋糕還是我自己挑的
我們找不到蠟燭
不過有西瓜在蛋糕上
所以就吹西瓜
在這邊感謝所有人的祝福
下午(四月十五)去寄禮物
一時找不到郵局
就晃啊晃的
走了稍微遠一點點
發現了在central station附近的郵局
上次有晃到一次
過馬路之前突然看到旁邊的公園有很像腳踏車快遞的人在那邊休息
好像都是騎fixed gear
後來寄東西寄完就過去看看
發現真的是 就跟他們小聊了一下
下面是大略的對話記錄
兩位先生一個做了兩年 一個做了六年
隸屬於不同的公司
他們說在布里斯本的腳踏車快遞人口大概是二十個左右
不一定每個都騎fixed gear
也有騎公路車跟登山車的
在布里斯本的腳踏車快遞人口不多
不像在雪梨或墨爾本
他們說墨爾本大概有八九十個人在做 雪梨也差不多
比起那兩個大城市 這邊相對來說就小很多
所以工作機會也就沒那麼多
他們說腳踏車快遞的優勢是在城市的機動性
他們可以比其他交通工具更快速的穿梭在城市中
因為不像機車或汽車
腳踏車可以抄很多捷徑
在交通繁忙的時候
腳踏車會比其他車輛來的有效率得多
他們一天工作時間大概是七八小時
一週工作五天或六天
有固定底薪 也有抽成的
如果抽成就按件計費 沒有做就沒有錢
有些學生會做part time的工作
做兩年的先生背的是CHROME的包包 另外一個則是CRUMPLER
對談當中 CHROME有件要送 就先離開了
我繼續跟做六年的先生聊天
我又問他這個工作人口的流動性如何
他說大概有三個人做得比較久 五年以上
其它都是兩三年
布里斯本大概有4家(?)腳踏車快遞
其中一家最大的流動性比較高
因為他們常常叫人家騎很遠去送件 例如說十公里
所以很多人做一陣子就不做了
做六年的先生之前有裝碼表算過自己的里程
他說一天大概總里程是五十公里
但是不一定 有時候件多有時候件少
然後我又問他對於包包的設計感覺如何
CRUMPLER先生說 他現在背這個是小的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
他之後想換CHROME
因為很堅固而且要拿信件比較方便拿
因為CHROME有快扣 像汽車安全帶那樣 可以很快把包包卸下來
他們送的件有體積限制 太大就沒辦法送
不過CRUMPLER先生送過超大件 要用一隻手抱著 一隻手騎車
只是距離不會很長
今天我看到的兩個腳踏車快遞員
他們都是騎fixed gear
就是場地腳踏車
踏板往前踩 輪子會往前轉
往後踩 輪子會往後轉
跟印象中不同的是
兩個人的踏板都是卡踏
就是要穿特殊鞋子 會把踏板卡住那種
我問他們說這樣遇到緊急狀況會不會危險 他們說一點問題都沒有
而且這樣踩踏比較有效率
fixed gear煞車是用腳的力量把輪子鎖起來 讓輪子轉動速度減慢
不過因為輪子轉越快踏板會動越快 所以下坡或是騎很快的時候要煞車就比較難
他們也發明了一些煞車技巧 例如說甩尾等等
我問CRUMPLER先生 你用煞車嗎 (好像法律規定要裝煞車 不然不用裝也是可以煞 他們會裝一個前煞車)
他說會 這樣下坡比較輕鬆
不過他也試過連續三天都不用煞車
下雨天的下坡就很刺激
從上面一路摩輪胎磨下坡
CRUMPLER先生給了我一張傳單 是一個活動
四月十九號有一個腳踏車快遞的賽車活動
晚上十點開始 在全世界各大城市都會同時舉行
不限制一定要快遞員才可以參加
他們歡迎大家都一起去玩
我想我可能會去
因為剛好那天我搬到新家
離city近很多
這活動似乎很好玩
不過在這之前我應該要先把回家的路找好
不然我大概會迷路在城市裡
在這邊感謝兩位先生友善的跟我聊天跟提供資訊
讓我這一天感覺很有收穫
今天的夕陽打開了我心中的笑容
炫目迷人的色彩沒有誰比得上
任何形式的複製都只能沾上
或著說 遙遠地 望著那無盡美麗的邊緣
我想有點改得過頭了
變得很電影
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atmosphere at that momet
不過又何妨
既然沒辦法達到那一丁點的美
就由我來傳達自己的意象吧.
三月二十六剛好退伍滿一週年
下午去看了一場電影
the bucket list
然後晃到queen street mall去看GTR新車
我想GTR大概也算名車 澳洲人有刻意去宣傳
售價不曉得多少 不過我想一定比日本貴
新車宣傳是採巡迴的方式
布里斯本只停留一天
然後就要到下一站去
車子就很方便的放在透明貨櫃裡
沒有麥克風 沒有音樂
只有旁邊一個小小的台子
有工作人員在捲海報發給大家
一開始覺得R35不好看
不過看過實車之後覺得殺氣還真重
R34跟它比起來就顯得有點太方正又太瘦了
R35的框還真是銷魂 配上金色的brembo卡鉗
還有超大四排氣管
真是買回來不用改就八掉一堆人了
不過確實不用改 馬力已經四百多匹了還改什麼 要嚇死自己嗎
總而言之 看到夢想車沒讓我失望到 而且還拿到免錢海報 good!
昨天晚上終於去了來澳洲的第一個CLUB
是Tiesto來布里斯本的表演場地
THE FAMILY
地點位於club聚集地valley 中國城一帶
果真是跟我之前想的一樣坐公車去clubbing
大概九點就到了 本來想說九點會不會太早
結果看到門口在排長龍 原來是EASTER派對
門外正妹工作人員都變成兔女郎在發糖果
這天有學生證門票是十塊 還算可以接受的價錢
這個club很大 一共有三四層樓 整棟都是他們的
我想應該是有史以來我去過最大的club
主要分成兩區
樓下的電音跟樓上的Hip Hop
兩邊都很多人
不過Hip Hop感覺比較刺激
舞池的狀況是擠到爆炸
電音區那天放的音樂有點太重 我不太愛
感覺太hardcord 不過看現場的反應 好像蠻多人愛的
我也看到了傳說中的melbourne shuffle 這種在澳洲電音PARTY流行的舞步
雖然感覺不太簡單 不過老實說看起來很好笑
現場還有人尬起舞來
不過在這麼HARDCORD的音樂下面跳地板還真的有夠怪
但是有位跳POPPING的老兄跳得還挺有趣的
不曉得為什麼
那天去的客人 大概有四分之三都是亞洲人
所以感覺很不澳洲
我覺得在台北的CLUB可能白種人還比THE FAMILY多
整間店的氣氛營造的不錯
有夢境的感覺
還有踩高蹺的螢光人表演 感覺很歐洲
不過音樂太HARDCORE是敗筆 不合我的胃口
樓上HIP HOP區實在有點太擠
音樂普通 不過在HIP HOP區 音樂不是重點 所以沒差
偶爾擠一下感覺還不賴
很值得一提的一點是
澳洲在室內是完全禁菸的
所以去完CLUBBING身上不會有難聞的煙味
這點還不錯
酒是比台灣貴 不過還算可以接受的程度
主要是晚上太晚就沒公車坐回家
計程車很貴 所以不能太常去
以後搬到離city近一點應該就比較省了
希望還能到其它不同的CLUB看看
我想一定還會有新發現的
輝煌或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