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
這應該是2007年用LC-A拍的最後一捲底片

因為怕拍太久 拍到出國都拍不完
所以放下了之前那種謹慎按快門的習慣
有點像是回到了那個拿著super sampler
連曝光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的那個狀態
那是大一的時候吧

解開了那種束縛之後
我拍得還算開心
雖然沒有百分之百回到那個時候的感覺
但內心中知道
那個點已經稍微的觸碰到了

在總是有些深思熟慮的拍照習慣下
操作著這種近似練習的行為
腦中聽到的回音是正面的

說起來似乎有點可悲了
曾幾何時
快樂的嬉戲竟然變成了需要努力去達成的目標

我一直在想
在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構圖裡面
一定暗藏著許多內心想訴說的話語
在底片沖出來之後
這些話就隨著照片顯現在我們的眼前
像是自己的內心給自己寫的信一般

熱鬧的孤寂 這五個字 似乎一直佔據著我信紙的角落不走
不知道其他的人 看到的又是什麼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同學在當兵的第三個月被交往兩年的女朋友甩了
很痛苦
對一個當兵的人來說簡直是惡夢
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分回想起來
確實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雖然他表現出來的狀態不至於太嚴重
但我想內心應該是備受煎熬的
特別是還在新兵的這個節骨眼上


還好他在大家的開導之下狀況還算穩定
我想時間會帶走傷痛的


但換個角度來看
當兵一生只有一次
能夠有這種難得回憶或許也不錯吧
沒有一點挫折 當兵可是很無聊的
傷好了 自然會更堅強的
在這裡祝福他能夠早日康復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2號是冬至
這一年也吃了湯圓
是紫米的
朋友的媽媽煮的
湯有點奇怪
是加了薑片的甜湯
據說可以消除脹氣




去年農曆的這一天
我記得天氣很熱
在軍中
去廚房借鍋子
然後跟著班長一起煮湯圓
很棒 
我最喜歡這樣子不用做事到處跑來跑去
煮湯圓的途中
班長還先請我吃了一兩個
後來就負責分送給大家吃
另外
性感熟女大姊也請我吃了湯圓
總之 那是一個快樂的冬至 吃了很多湯圓




再前一年的冬至 
我記得剛入伍沒多久
還在新訓中 
當然也吃了湯圓
而且天氣很冷
感覺就很有冬至的feel




所以
一轉眼
距離入伍 
已經過了兩年了
真是時光飛逝




明年的冬至會怎麼過呢
如果在南半球就不是冬至了吧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吋登山車的紙箱還真大
多收集幾個就可以拿來做家具了
希望以後去澳洲他們會讓我撿紙箱去用



很多東西還是沒搞定
有沒有縮小燈借我用一下啊!
我把東西都縮小包一包帶過去就不用一個一個整理了



大概只剩一個月可以準備了
如果很有效率的話 時間應該是很充裕的



沒什麼大問題
只要我有吃飽 偶爾可以喝一點酒 就一切都很美好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的南方影展在11月25日星期日結束
原本的計畫跟實際的參與情形有些出入
後來我看的最後一部片是在星期五放映的 天台
本來想去看的動畫片後來都沒再過去看

跟之前不一樣
這次影展的競賽片與觀摩片分別有不同的放映地點
對於這點的安排我感到滿意
成大離我住的地方比較近 車子比較好停 座位比較舒服 而且還有飲水機可以裝水
加上今年的參賽影片有一些已經在公共電視以及之前的金穗獎活動放映過了
所以今年的觀影行程對我來說十分輕鬆自在

距離上次去看南方影展已經是兩年以前的事了
記得上次為了想把所有的片都看過一遍
所以一直疲勞轟炸
後來的結果是一整天看下來
有看過什麼片都有點搞不清楚了

今年動畫 劇情 記錄各八部的安排對我來說算是比較恰當的
比較不會像之前那樣  太多了 不太好消化
在今年我比較想看的是動畫與劇情片
特別是劇情片
紀錄片方面則是覺得在前幾年的紀錄片風潮中看了太多了
覺得好多片子都好沉重
所以並不會特別想看
這次有看到的紀錄片都是順便看到的
並沒有特別因為哪部紀錄片而去看

我發現到今年以學生跟年輕人為主題的影片比例占得很大
像是許富翔導演的天台 蔡辰書導演的少年不戴花
盧彥中導演的今天我明天誰 張亨如導演的斑馬線上的男人
安哲毅導演的指印 林皓申導演的靜土 李宜珊導演的 下一秒 無限
以及 賴文軒導演的Hiya

這次有幾部印象深刻的片都是長度不會太長的
或是三十分鐘以內的短片

劇情片方面
許富翔導演的天台 蔡辰書導演的少年不戴花
這兩部片發生的地點都是在中學校園
那種清純的愛情以及友情的感覺我很喜歡
天台描寫的是男生女生之間的友情與愛情
故事就像會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的生活中那樣的平常
並沒有太特別的地方
但是整部片散發出這樣淡淡的 混雜著愛情與友情的感覺很舒服

而少年不戴花則是同性間的(純屬個人看法)
在少年不戴花裡面那不時出現的隱喻手法我很欣賞
比起異性之間的那種超乎友情的欣賞
在同性之間確實是感覺處處受到壓抑的
在電影中表現得非常不錯

賴文軒導演的Hiya
安哲毅導演的指印
以及張亨如導演的斑馬線上的男人

這三部片剛好串連起來就是一個台灣男性在人生中的特別階段
Hiya講的是在等當兵的那段日子
指印的主人翁正在當兵
而斑馬線上的男人則是講退伍後 開始工作的情形

等當兵跟當兵中這段時期是一個頗為尷尬的時期
感覺有點灰濛濛的
雖然回過頭來看會覺得其實也沒什麼
但是身在其中時會有一種很想脫離但又脫離不了的窘境

Hiya的故事很白爛 但白爛到很有趣
雖然白爛到真的像是電影
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很荒唐
不過我認為年輕人不荒唐一下怎麼叫做年輕人呢

片尾曲是表兒樂團的朋友振作
很棒的一首歌
每次聽都會很感動的一首龐克歌曲
樂團主唱薯條也有親自參予演出

指印是之前在電視上看到的
故事寫得很特別
整部片的氣氛也掌握得很好
十分專業
在這邊我不多做介紹
如果有興趣的人請到網路上找資料

斑馬線上的男人是講一個生活鬱卒的年輕人的故事
過年要到了 沒有什麼錢過生活
每天做著發傳單跟派報的工作
但為了怕媽媽擔心
每天還是要穿著西裝畢挺的出門
讓媽媽以為自己做的是辦公室的工作
很憂鬱的片子
但也很真實
有點像紀錄片那樣會觸動到人心的角落

 


在紀錄片方面
這次看紀錄片的感覺比較特別
因為之前看了好幾部有關於921地震的紀錄片
看到心情有點沉重甚至反感
所以並不會特別想看紀錄片
但看了之後會覺得
其實還是有些有趣的紀錄片啊

比較喜歡的有下面這幾部...

盧彥中導演的今天我明天誰
是一部講述三個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
在不同環境下的生活
這三個人分別是醫學院學生 工管系學生 以及夜店公關

在其中還穿插了其他同年齡的年輕人的訪問
主要是探討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主要是大學生) 都在做些什麼
三個被拍攝對象的生活可以算是三個極端
醫學院學生努力念書 假日還去當街頭藝人
工管系學生覺得上學沒意義 晚上就是打線上遊戲跟打麻將 準備退伍後往汽車維修業發展
夜店公關在大一下學期休學 出國遊學回來之後開始投入工作

我個人覺得整個觀察的角度還太狹窄
但是如果從這邊出發 或許會做出不錯的東西

這部片在放映的時候 觀眾的反應蠻大的
一方面是整部片所呈現的方式還算活潑
一方面可能是影片的內容與現場觀眾大部分都是學生有關
如果現在是大學生的觀眾朋友 我很鼓勵大家來看看這部片
或許會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大家也可以由這部片當作出發點去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林皓申導演的靜土 還有馬躍 比吼的的馬拉卡照酒
兩部片都是在花蓮拍攝
但是所說的故事很不同
因為很少看到有關花蓮的片子
加上又跟原住民文化有關
所以覺得十分新鮮

靜土主要是記錄偏遠學校的一位老師以及班上小朋友的相處情形
很熱血的老師 很快樂的小朋友 是一部看了會讓人心情好的片子

馬拉卡照酒是介紹阿美族的傳統文化
阿美族青年有所謂的階級制度
他們一共分為八個階級 每四年升級一次
這部影片主要描述在這段時間 每次的升級 大家的心路歷程 準備情況等等
在這個疾速現代化的社會中
許多傳統已經在時間的洪流中消失殆盡
要如何將傳統文化保留下來
就顯得更加重要
看到他們對於傳統文化保存的努力
那種精神非常令人欽佩與感動

黃淑梅導演的寶島曼波
是一部跟921地震有關的紀錄片
內容描述南投縣中寮鄉清水村的村民們
由於地震發生走山 被迫遷村
從找尋土地 一直到房屋落成 中間的努力過程
在這裡面可以看到台灣人民的生命力
對抗迂腐政府的辦事方式與態度
是一部很振奮人心的影片

看了這部片之後會覺得有種無力感
但同時也看到了人民為了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會覺得我們還是很有希望的
如果別人不能幫助我們
那我們也只有自己幫自己了
最重要的是別放棄
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動畫方面
本來最想看的是黃嘉昱導演的 小孩
呈現的方式很特別
但後來好像睡過頭就沒去看

其中看過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陳莞茹導演的幸運兒
她用類似剪紙人的方式呈現
整部片的對白都是讓人聽不懂的可愛語言
像小孩子的呢喃一般
反正動畫做得很淺顯易懂
所以對白聽不聽得懂不是很重要
這樣聽不懂的對白反而還幫動畫的可愛程度加分

內容也很像小孩子天馬行空的幻想
裡面的爸爸像個超人一樣萬能
要會蓋房子 要會煮飯 要會打獵 要會抓魚
很可愛的一部片
但在背後的意義卻十分的重大

這部片是導演要獻給父親的
導演的母親在六歲的時候過世
從此就由父親負起扶養小孩長大的責任
這幾年導演的父親遇到了新的伴侶可以陪伴他
導演於是做了這部片來表達對於父親的感恩以及祝福

這部片的時間不長
內容也十分的生動逗趣
看起來一點都不催淚
但對我來說
看完之後所引起的感動十分驚人
我必須說自己非常愛這部片


邱子恬導演的域忘之都
探討的是人類對於資源的過度浪費
藉由一個被丟棄的雨傘 在廢棄物國度漫遊的過程
來提醒大家應該要愛護資源 不要浪費
整部片子感覺有點抽象
但是劇情很清楚
那種虛幻的氣氛營造得很棒
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要浪費的這個出發點很讚
非常值得鼓勵

呼!
一口氣寫了這麼一大堆真的有點累
就先寫到這邊吧!

還有一篇關於吳中天先生對於角色融入的文章
希望可以在近期內整理出來PO上來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2007南方影展在11/16開幕放映會的情形
人山人海 地點在台南的吳園
播放的是指尖的重量  並且有演員與導演的小小座談






19號晚上去看了南方影展
看到了林皓申導演所導的紀錄片 靜土
靜土說的是一群花蓮原住民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故事
關於內容我不多做說明
我想說的是與導演對談的內容

在放映完後 導演有來到現場進行對談
第一個提問題的人把我本來想問的問題問走了
但由於導演對於提問的人回答都十分仔細
所以我又在導演的回答裡面找到了想要問的問題

導演在其中的一個回答中表示
他所觀察到在花蓮靜蒲國小與在蘭嶼椰油國小的孩子們
對於離別的態度是十分不同的
因為是位於偏遠地區的關係
所以很少會有外來的人口前往定居
由外縣市來的老師也會因為幾年一次的職務調動而離開

在導演的觀察中發現
在靜蒲的孩子會因為覺得你來不久就要走了 所以不會跟你太好
而在椰油的孩子們則是覺得 既然你來不久就要走了
那我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跟你相處的時光

我對於這樣不同的態度所產生的原因非常感興趣
一開始我有想過是不是阿美族跟達悟族人的觀念有所不同
但後來想想這應該不會是原因
所以在會後請教了導演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兩個地區的孩子們對於離別的態度會如此迥異?

在他的看法是認為
因為在靜蒲這個地方
人口大量外移 很難營生
所以小朋友的父母很多都出外工作
很多家庭只剩下小孩與老人留下來
這些孩子們 因為從小就比較缺乏由父母提供的感情支柱
所以對於感情所投入的程度也會比較小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 這些小孩還有祖父母照顧啊
在這邊並不是說祖父母就不能提供親情
但我想祖父母所扮演的角色與父母雖然相同
在孩子的感覺上應該還是與父母有所差別的

另外在椰油國小這一方面
椰油這個地方比起靜蒲來說要來得熱鬧
算是蘭嶼的第一大港 工作機會較多
所以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會與小孩同住
在有較多父母親情下長大的小孩們
親情的支持比較完整
相對於靜蒲的小孩們
在椰油的孩子們對於感情的付出就比較慷慨 

這篇文章的出發點
是來自於一種對於自己的懷疑
這讓我開始思考 親情在我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對於離別 對於親情 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又是怎樣
在離我越近的地方 我對這些人事物的感覺就越趨於冷漠
這一點似乎不是很正常
到底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是否恰當
這些問題 目前都還是一個一個的問號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幾個月以前在雙聖吃過蘑菇起士堡之後
就一直對於那巨無霸漢堡念念不忘
比起麥當勞 漢堡王 他們的漢堡真的是好吃一萬倍


在台南的美式餐廳又不是很好找
所以後來心裡想 那就自己做好了
在網路上融合了各家的資訊之後
就在前幾天早上買了材料來做


這個漢堡的重點是省錢
如果以後用不太到的材料我就不買
所以材料非常簡單


肉的方面 材料有
牛絞肉 黑胡椒粉 羅勒葉粉 鹽 洋蔥


菜我只買了萵苣 洋蔥 跟牛番茄
番茄很貴 不知道在貴什麼的


麵包買了法國麵包 小小圓圓那種
我覺得那種做漢堡用的麵包太軟了
不過這個法國麵包有一點硬
所以還要找看看有沒有適合的


配菜方面很簡單
就一顆水煮馬鈴薯而已
去皮切塊之後放到滾水裡煮
水裡面放一點點鹽


肉的做法是把適量的肉 跟上述的調味料
還有炒過的洋蔥丁均勻攪拌就可以
要吃多少就自己決定
我用的肉大概有120公克左右
鹽放了一小匙 大概一半的小拇指這麼多
羅勒跟黑胡椒則是看到均勻的分佈在肉裡面
做出來的漢堡有很巨大的感覺
個人認為羅勒味道很棒 可以稍微多加一點


生菜那些東西就依照印象中的方法放在麵包上
麵包要先烤一下比較好吃


漢堡肉要注意的是在攪拌完成之後
把肉做成肉餅時 要把裡面的空氣盡量排掉
這樣做出來的肉才不會散散的
我的第一個實驗品就是沒有把空氣排完全
所以肉有點散散的
網路上有人說肉煎的時候不能壓太薄
大概要一兩公分厚
這樣才能鎖住肉汁


煎肉我也沒算時間 自己去掌握
看肉的顏色從紅色轉成接近咖啡色
就是快完成了
大概是七分熟
不要全熟
全熟就太乾了
完成的時候表面會有一點點 很稍微焦掉的痕跡
在快完成時可以在上面放一片起司
快要融化時起鍋 就是起司漢堡了


後來要吃之前我又加了一點番茄醬
味道是還ok
處理過程中鹽只要一點點就好了
因為其他的材料像是番茄醬還有起司都會有鹹味
加太多鹽會吃不到肉的味道


加上馬鈴薯還有一杯檸檬可樂吃完之後
感覺有點撐 不過還蠻爽的


如果看到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做看看
希望很想吃美式巨無霸漢堡的人都可以達成你們的心願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Nov 11 Sun 2007 21:36
  • cine

 
17號南方影展就要開跑了
讓我回想到當兵前的那一屆南方影展
馬拉松式的看片之旅
一個人看了十幾部片
其實看到最後腦筋都已經快打結了
而且有種空虛感油然而生
有點恐怖

今年我想還是會去看很多片子 
不過應該會有所節制
就像牛排雖然好吃 
但是一次要吃完十份牛排也是會想吐的
而且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吃還蠻落寞的

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情況發生
應該要好好規畫行程才是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有越來越多人騎腳踏車的趨勢
在路上我已經看到好幾次有人跟我騎一樣的車
這樣是好事 越來越多人愛運動了

在這邊我想介紹一點比較不一樣的東西
這一陣子我發現有一種車子叫做fixed gear bike
是從這邊得到的訊息
http://pingmag.jp/2006/08/04/bike-messenger-style


原因是我一直對於腳踏車快遞很感興趣
所以就上網搜尋了一下有關於他們的文化
以及裝扮之類的東西
我想他們的東西應該有一定的實用性
而且也兼具了美感
(我想騎腳踏車 但是並不想走全身都是專業裝備的風格)
而這樣的街頭風格 我看了十分的喜歡


找著找著發現那篇網頁介紹的東西很詳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就是messenger bag
以及fixed gear bike了


messenger bag

(圖片來源 http://www.chromebags.com/products/bags/show/1/)
是腳踏車快遞們所使用的側背包
通常是側背 但也有出後背式的
它們通常會多一條小帶子
可以把包包固定在腰間不會跑掉
這樣可以避免騎乘時發生危險
樣子通常都用色大膽醒目
而且選購時可以依照需要採購想要的大小
快遞們的大多都比較大一些
大概都快要蓋住整個背部

 

fixed gear bike

(圖片來源 http://velospace.org/node/6116)
又叫pista bike或是track bike
原本是使用在競速用的環形場地中
所以車子本身並沒有煞車
有的話也是為了安全而加裝在前輪的輔助煞車
機械結構跟普通的腳踏車也不太一樣
簡單來說 如果踏板往前踩 車子就會往前跑
往後踩 車子就會向後退
所以如果前進時只會越踩越快 不是很容易操控
要煞車時 要靠往後踩的力量將車子停下來
有點像是後踩的鼓式煞車
但比它不安全一點 因為只要輪子動 踏板也會跟著動
這類腳踏車的優點是機械結構簡單
車子輕巧 也比較好維修
或許是因為如此
所以也就成為了腳踏車快遞騎士們的愛用品


由於這個車種的特殊特性
這些快遞騎士們也發明了許多技術來玩
例如甩尾煞車 倒跑 以及原地平衡等等
這些技巧在繁忙擁擠的都會區中
可以說是穿梭其間的一大利器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youtube搜尋 
裡面有些影片可以看


最近這股風潮從美國吹到日本
開始有一些所謂的潮流人士在騎這種車
也有了相關的商品出現 像是錄影帶 服飾等等
台灣也慢慢的有人開始參與這項活動


我想大概有不少跟隨流行的小鬼都會想要買這種車吧
就像滑板那樣 之前偶爾都會發現拿著一塊新板在街上晃的小鬼
但是這種東西還是要有技術才屌得起來的啊
光在路上晃啊晃啊逛大街實在是太弱了
不過我想應該也是會有人努力的練習吧
希望能夠多看到一些這樣的人出現

場地車騎起來其實不是很舒服
因為它主要所追求的就是速度
所以就是盡量輕量化為目的
而零件如果越輕的話 通常價格也會越高
所以要組一台像樣的車子所花費的錢也不會少到哪裡

要騎這種沒有變速的車代步一開始可能會有點辛苦
但我想騎久了應該也是會習慣的
一般在城市裡面應該很夠用了
但我暫時不會考慮這種車
畢竟價錢跟舒適度我都不太能夠接受
不過還是很鼓勵想騎的人去騎看看喔
希望有越來越多人可以玩fixed gear
到時候有遇到我再跟你們借來騎騎看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月3號在安平舉辦的重車活動
現場來了無數台的重型機車
我想應該是這一輩子第一次在同一天看到這麼多重車
當天在台南市區也看到了稀有的美式塗裝哈雷
很可惜沒拍到照片



在活動會場出現了一些平常難得一見的車子
對於我來說真的非常的感到興奮
像是義大利的Bimota跟MV Agusta就是第一次親眼看到
另外也看到了很多的哈雷還有一些不常見到的骨董車



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Bimota跟MV Augusta
看到之後真的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動
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機器呢
義大利人的設計真的是太令人激賞了



這是MV Agusta的街車Brutale
第一次看到實車 真的十分漂亮 害我驚訝得一直無法閉上嘴巴


還有這個怪物
Bimota的Tesi 2D 終於看到實車了 好感動啊!


以及有機車中的法拉利之稱的....MV Agusta F4!!!
我竟然一次看到兩台 感動得都快哭了


還有很多精采好車 請到相簿繼續觀賞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Chelsea螢光黃球衣啦!
本來想買可是都沒有我的尺寸了
感謝Jon的禮物
據說在利物浦Chelsea不是挺受歡迎的
他們都支持利物浦或曼聯比較多
要買這件衣服真是辛苦他了

不過我也不是Chelsea的球迷就是了
我只是單純喜歡這件球衣的樣子
這樣應該對在利物浦的人比較交代的過去吧 哈哈

真是大感謝啊 這件衣服太漂亮啦啦啦啦啦!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腳踏車買來兩個多月了
陸陸續續遇到一些小問題


昨天經過高人指點後
把座墊調高了一點
踩起來有覺得比較順暢
我的後燈也因為座管伸長而有地方裝了
不用再一直扣在坐墊袋上


後來騎一騎發覺變速不太順
檢查後發現是鏈條油用錯了
結果鏈條超級乾的
還好問題已經解決


晚上又發現大盤有小聲音
想要自己調看看可不可以調好


前兩天有發生類似的問題
去車店我就問老闆該怎麼調
老闆說不要自己調
因為常常會越調越over

我不信邪自己試了
果然是越來越over
哈哈


不過也學到了一點東西
對自己的車子也更加瞭解了


有時候還是該嘗試看看的
不過自己分寸要拿捏好就是了
而且試過如果搞砸了也要好好的承擔接下來的後果
畢竟這個決定是自己做的


我很高興自己有嘗試著去做這件事情
但是明天還是希望能夠快點去車店把車子調好
讓車子達到最佳狀態
因為我發覺自己越來越喜歡騎車了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於在幾天前整理好
其實沒有很多 只是一直很懶惰所以都沒弄


對於全運會的感想是
看到大家都很賣力的在比賽感覺很不錯
特別是一對一的競技項目 像是拳擊 擊劍 跆拳
選手的氣勢都很恐怖


此外我也看了生平第一場完整的現場足球賽
台南市以三比零打敗嘉義縣
身為地主看到自己的球隊贏球還算開心
不過看得出來嘉義真的跟台南實力有一段差距
同場還有好幾個外國人在看比賽
其中有幾個是英國人
他們看球非常熱鬧
還會噓裁判 十分的投入
而台灣人這邊就顯得保守許多了
在看台另一邊的阿伯們則是很不用心的在看球
他們大概是什麼足球委員會的成員之類的
一直在討論上一場比賽他們懷疑有人打假球
聽得我很煩



體操有分韻律跟競技兩個項目
韻律就是有彩帶 還有棒子 要丟來丟去一直轉圈圈的
選手都很用力的在展現自己的柔軟度跟美感
全部都是女生在比(如果男生穿那樣又玩彩帶那真是太噁了)
大家都打扮得很炫目
好像在參加嘉年華會一樣
還蠻精彩的
現場很多拿著砲管的中年人在拍照
這應該是我看到最多拍照人的比賽之一
我的小小數位就只能遠遠的拍幾張意思意思而已了
還有最有趣的一點是 裁判很多人
我想應該很難有比賽的裁判數目可以跟韻律體操相比



競技體操就是偶爾會在電視上看到的鞍馬 吊環 跳馬之類的比賽
因為睡太晚 所以沒看到女生組的 有點可惜
只看到下午的男生組
現場看到跟電視看到還蠻不一樣的
真的看到有人在面前飛來飛去翻來翻去還挺神奇的
而且體操選手個個都是魔鬼筋肉人 很恐怖



腳踏車比賽也是第一次看到
因為太晚睡所以沒看到公路跟場地賽
只看到越野比賽
感覺會很累的比賽
後來看到大家都踩得很累的感覺


想看照片的話請到相簿去看吧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陣子一直不停的在shopping
背包套買了
單車快遞包就要到手了
目前大概剩下軟鍵盤跟翻譯機還有行李箱沒買
不過我還想要好多東西 像是gore tex外套還有睡袋


it's pleasure to buy or to have the things we love
but sometimes we should think about what do we really need
or this behavior just goes on and on and on
then we might found out that we just bought lots of things we dont need so bad.


最近都有運動 但都沒整理房子 都沒閱讀 都沒畫圖 所以還是沒有很開心 我還是有罪惡感


預告:


近期會推出全運會照片集
敬請期待!


還有背景音樂最近也會換掉 這首歌我聽煩了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拜五晚上去誠品聽了一個演講
主講人是一個日本女作家 叫青木由香
是一個妙人
有一台漂亮的蘋果筆電


由於我第一個舉手問問題(剛好坐到第一排 哈哈)
所以我拿到一個禮物
她新書插畫的複製版


內容是身為廁所所長的她下令不要把衛生紙往馬桶裡丟的標示
因為日本的馬桶是可以丟衛生紙進去的
所以這是為了給不熟悉台灣風土民情的日本觀光客看的
後來也要到了非常具有獨特風格的簽名
她每個簽名都不一樣
我的是一隻苦惱的熊


這位妙人本來在日本的美術大學念染布設計
根據她的說法
後來大學畢業之後
由於老師沒教他們怎麼當個藝術家
導致於她不曉得要幹嘛
就出國到世界各地流浪了快一年
後來突然覺得厭倦旅行了
被家人念得差不多了
才回到故鄉日本


回到日本之後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
朋友邀她到台灣短期旅行幾天
就是由於她生命中這個最短時間的出國旅行
改變了她後來的路


在台灣旅行的那幾天裡
她試了腳底按摩
發現效果出奇的好
在當下她就決定要回到台灣來學這個東西


所以在返國一個月後
她又跑到台灣來學腳底按摩學了半年
一直到sars發生 回到日本


在這段時間裡
她發覺自己真的是太喜歡台灣了
所以後來又跑到台灣來學中文


並且誤打誤撞有了機會出了書
最近竟然也小有名氣了起來
開始有廣播節目專訪
也上了電視節目


不過在她眼中
最近發生的這一切都顯得太不"正常"
她對於走紅這件事情看得非常的淡
因為覺得寫書跟畫插畫實在是太痛苦了
(曾經有邊趕稿邊哭 電腦旁佈滿了擦眼淚衛生紙 還有兩個月沒出門都在趕稿的狀況發生)
所以之後也不太想畫插畫跟寫書了
目前她正在從事義工的工作
幫助原住民小朋友義賣東西籌錢


這場演講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有趣
青木小姐非常的開朗而且隨性
所以整場演講可以說是笑聲不斷


我想有很多問題的解答或許就是這樣被發現的吧
我們只要走出去 一直走
心中的疑惑 自然會有答案
或著自然疑惑就會消失吧


paz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